
工作人员监控无人机电压情况

工作人员检查无人机

无人机巡查画面实时投放在大屏上

飞手通过操作板进行无人机巡查

无人机起飞
“左旋翼电压正常,右旋翼电压正常,风速正常,可以起飞。”“收到,无人机准备起飞。”3月24日,在郊区刘备山山顶,两名无人机应急巡航队的工作人员正通过对讲机交流。一台垂直固定翼飞机在工作人员操作下徐徐爬升,开始执行当天的巡查任务。去年,郊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新增了空中巡防力量,实现森林防火“云巡查”。
“今天,我们要巡查的区域是郊区旧街乡方向。”无人机应急巡航队的工作人员乔晶说。随着无人机起飞,乔晶走进工作室,用操作板开始操作无人机巡视检查。无人机起飞后会按照工作人员提前规划的路线飞行,工作人员可操作无人机搭载的摄像头实时查看地面情况。
在无人机操作板的大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地面的情况。乔晶介绍,无人机搭载有两个摄像头,分别是可见光摄像头和热成像摄像头,可以实现30倍的光学变焦。通过变焦能清晰地看到目标信息和周围环境,还可以将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实时投放在郊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大屏上,一旦发生火情,指挥中心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进入森林防火期以来,郊区无人机应急巡航队每天要进行两次巡查,覆盖郊区全境。“目前正在巡查的无人机飞行半径是30公里,续航时间两个小时,时速能达到80公里。我们队里还有飞行半径达到50公里的巡查无人机。”巡防队工作人员赵虎说,“每天11点至13点、16点半至18点半是我们执行任务的时间。这两个时间段是以往农民田间焚烧秸秆的高发频段,我们需要加强巡查。清明节即将来临,我们会加派设备,实现全时段巡查。”
除了垂直固定翼飞机以外,无人机应急巡航队还配备了可装载灭火弹的六轮多旋翼无人机和可以持续监测火情的大疆M300无人机。郊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相比于传统的巡查模式,“云巡查”能够充分发挥无人机的“空间”优势,在广泛开展防火巡查的基础上,拓展宣传教育、监督检查、早期扑救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效率,构建起“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的立体式防护体系。温荣鑫 陈朝晖文/图
|